藍光真得那麼恐怖嗎?
執筆/
書田診所眼科主治醫師張夏怡(張心怡)
究竟什麼是藍光呢?藍光是指波長 400-500 奈米的可見光。隨著科技進步,人們暴露在藍光的情況相較以往高,身旁常見藍光的物品如 LED 光源、手機、電腦與平板等,因此藍光可能造成生理與眼睛的危害成為令人重視的議題。
過往的研究已指出藍光會影響晝夜的生理節奏,除了影響生理節奏外,過量的藍光(包含暴露的時間過長與暴露的強度過強)的確會造成眼睛不可逆的傷害,特別是角膜與視網膜,高能量之藍光會引起發炎反應、DNA 受損、粒線體功能受到影響,甚至凋亡、氧化壓力的增加,進而引發視網膜病變、青光眼與乾眼症,聽起來似乎很恐怖,但國際照明委員會(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Illumination ( CIE ) )指出一般日常生活所使用之燈光(白熾燈、LED 燈光),其中包含著藍光,在正常使用情況下,藍光的暴露量並不會超過危險值,甚至低於直視晴空時的藍光暴露量。若照明要達到藍光的危害值,那麼光線要非常非常的亮,直視光源時會感到非常不舒適,且會引起眩光。
平時為了避免藍光造成的危害,您可以選擇抗藍光眼鏡或護目鏡來保護眼睛,預計做白內障手術患者可使用抗藍光之人工水晶體,平日可以多補充抗氧化的食品(如維他命C、維他命E、類胡蘿蔔素、蔬菜、堅果等)。
由於藍光對小孩的危害尚不清楚,最近研究指出,藍光對於抑制近視與減緩近視惡化似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,建議避免暴露在高強度的藍色光源下,例如盡量不要選擇會發射出藍色光的玩具,平時的照明盡量選擇暖色系等。
最後更新日期:2022/1/11 上午 12:00:00
-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