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對食物 就能長高
身高是一項競爭優勢,因此有人願意花費相當昂貴的代價,注射生長激素來增高。其實,如果懂得方法,提升自我的生長激素,並不需要額外注射,就能將遺傳的潛能發揮出來,成果令人刮目相看。
長高的三大支柱是飲食,運動和睡眠。早睡多動可以幫助長高,一般人都理解,但是飲食方面應該如何調整?有人以為多吃鈣質會長高,其實是錯的。鈣只是提供原料,讓骨骼變硬,並不會直接促進身高。什麼樣的食物最能促進長高?答案是蛋白質,和它分解出來的胺基酸。生長激素正是191個胺基酸構成的蛋白質。
丁綺文醫師指出,蛋白質和胺基酸是21世紀最受囑目的生技明星。201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,正是研究這個領域。您是否注意到,豬哥亮廣告某種機能飲料,說出「它含有胺基酸」的時候,已經宣告胺基酸進入庶民生活之中,成為大眾都能了解並且接受的營養品。
蛋白質是大分子結構,分解成胜?,胜?再分解成最小的單位構造就是胺基酸。人體有20種胺基酸,其中9種無法自行合成,稱為「必需胺基酸」。此外,在特殊情況下,例如手術後或生病患者,需要額外的營養修復,必須補充特定的胺基酸,稱「半必需胺基酸」。
最明顯半必需胺基酸例子,就是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,特別需要精胺酸。因為精胺酸能刺激生長激素分泌,然後作用到骨骼的成長板,使腿骨增長,於是就長高了。醫學研究證明,不論口服或點滴注射精胺酸都有效果。
丹麥的哥本哈根曾經調查該城市的學童飲食,這個大型研究包括18所小學223位男女學童,從6歲開始追蹤時間長達7年,可信度相當高。他們發現蛋白質攝取量高的兒童長得好,進一步分析,蛋白質水解分成20種胺基酸,其中精胺酸和長高最有關聯。結論長高與飲食蛋白質量呈線性相關,尤其是精胺酸。
丁綺文醫師建議,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可以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來促進長高。富含精胺酸的食物來源,植物蛋白質,以核果類和豆類最多,動物蛋白質以蝦、魚等海鮮類和雞胸肉、豬肉為主。詳細含量如下表:
(表一)植物
食物(100gm)/精胺酸含量(mg)
南瓜子(白瓜子)/4553
花生/3505
葵瓜子/2885
黑豆/2785
白芝麻/2778
松子(生)/2772
黃豆/2743
黑芝麻/2732
小麥胚芽/2708
腰果(生)/2221
紅豆/1600
糙米/705
(表二)動物
食物(100gm)/精胺酸含量(mg)
明蝦/2244
草蝦/1668
豬前腿瘦肉/1493
虱目魚/1479
雞胸肉/1454
吳郭魚/1343
牛腿肉/1310
海鱸/1275
雞蛋黃/1250
低脂奶粉/1244
石斑魚/1180
但是,丁綺文醫師提醒,飲食以均衡為原則,過度偏食某一成份並不正確。曾經有醫學研究報告,比較單次吃下5、9、13公克精胺酸的效果。發現5和9公克能提升生長激素,在服用後30分鐘開始增加,60分鐘後達到最高值。但是高劑量13公克引起腸胃不適,效果反而不對。
丁綺文醫師生長特別門診累積超過2萬人次的經驗顯示,根據骨齡和生理發育程度,來選擇精胺酸的劑量,才是最明智的作法。對於外食族,或飲食不均衡的青春期兒童青少年,服用食物萃取的左旋精胺酸營養品,也是簡易可行的懶人長高法。
另一方面,想長高也有應該少吃的食物。凡是會刺激性荷爾蒙的成分,將使生長板提早關閉,會縮短成長的時間,應該避免。例如,青木瓜和山藥,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,必須等到身高固定之後,才開始吃。還有,高油脂食物,容易溶解環境荷爾蒙,也會催熟生長板。糖水飲料喝多了,導致肥胖,對生長激素反應變差,也不利長高。
總之,均衡飲食,多吃優質蛋白質食物,少吃高油高糖的食物,用自然的方式,不必注射生長激素,就能夠發揮潛能,長到最高點。
【發稿人】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/榮新診所副院長 丁綺文
【發稿日】103年04月03日(星期四)
【發稿單位】公關組
最後更新日期:2014/4/9 上午 10:56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