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學名詞解釋--自律神經 (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)
執筆/
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醫師
我們身體的活動可用神經控制,分成兩大類,第一大類神經可以意志來控制,如將手抬起,用腳行走等,第二大類不能以意志控制,如心跳,血壓,胃腸蠕動、內分泌、免疫功能等,有些活動是兩者皆可控制,呼吸就是一例。不能以意志控制的神經就稱為自律神經,又分為兩大類:交感神經掌管工作時的狀況,而副交感神經就負責休養身體,大部份器官的功能就由兩者共同調節,當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不協調,就稱為自律神經失調。
How to treat:
有些疾病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憂鬱症等,會引起自律神經失調,若將疾病以飲食、運動、藥物等方法控制好,則失調情形就會改善。一般人充足的睡眠及適度的運動也可維持自律神經的平衡。有些人藉由訓練如氣功、靜坐、太極拳等,得以控制如心跳、血壓一類的自律神經運作。
交感神經系統 (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)
在遠古時,人類就配備了這個自律神經系統,以應付大自然的生存考驗,交感神經主要由胸椎與腰椎發出,它負責一個人在有狀況時,啟動身體必要的機能,包括使瞳孔放大,可看清楚遠處以利逃生或打獵、心跳加速以利血液循環輸送養份、呼吸加快加深以便吸入氧氣、肌肉緊張以利運動,出汗以降低過高的體溫,減少睡眠以保持警覺;交感神經系統另一方面會抑制身體修養的功能,如使腸胃蠕動減低唾液分泌變少,暫時減少消化吸收功能,尿量也降低,以集中力量應付緊急事件。緊張、煩惱、生氣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,咖啡、茶等含咖啡因的飲料,也會興奮交感神經。現代人緊張繁忙,交感神經功能常偏高,可用一些方法改善,如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一些氣功、靜坐、太極拳、瑜珈等,可降低交感神經活性。
副交感神經(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)
自律神經的另一種是副交感神經,主要由延腦與薦椎發出,作用和交感神經相反,負責讓一個人保存體力、進食、消化吸收食物、休息、睡眠,如此身體功能才能維持平衡,以便應付未來的挑戰,交感與副交感神經,就如同汽車的油門與煞車一樣,必須配合的好,車子才會走的順。人要儲存體力,就要進食、吸收食物營養,於是副交感神經使唾液、消化液的量會增加,腸胃道的蠕動也加強,要睡眠,副交感神經也需要發揮它的作用,使血壓降低,心跳減緩。現代人緊張繁忙,副交感神經功能常偏低,可用一些方法改善,如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,一些氣功、靜坐、太極拳、瑜珈等,可增加平日的副交感神經活性。
最後更新日期:2010/1/1 上午 12:00:00
|
|
 |
抽煙與眼疾 / 王司宏 主任醫師
抽煙是引起大部份缺血性眼疾的一個極重要的危險因子,抽煙對眼睛的血液循環有不利的影響,有實驗指出抽煙會增加眼球脈絡膜血管的阻力,也會降低眼動脈的血流速度。而頸動脈的動脈粥樣硬化斑有時會導致眼動脈暫時或永久的栓塞,產生暫時性黑矇(失明)或視網膜永久的梗塞(俗稱眼中風),臨床證實上述現象出現在老年人口與抽煙有強烈相關。......(閱讀)
|
 |
認識低血糖 -- 糖尿病患者必備知識 / 周明文 特約主治醫師
低血糖;糖尿病......(閱讀)
|
 |
糖尿病在全球正大肆擴張 / 洪建德 特約主任醫師
糖尿病不是富貴病,它會出現在任何階層,無論富裕或貧窮,無論已開發的歐美第一世界,或新興工業國的金磚四國,或是第三世界的回教,非洲地區都無一倖免,而且每一個國家都有流行率上升的困擾,過去國人較注重家族病史,常有人問道:我家又沒有糖尿病,我應該不會得糖尿病,怎麼會是我得?......(閱讀)
|
 |
糖尿病新診斷標準簡化看病流程 新診斷下我如何知道有 / 洪建德 特約主任醫師
2004年又提出”前糖尿病( prediabetes)”觀念,凡是血糖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之間,又分別為空腹血糖偏高(IFG),及葡萄糖耐受性不良( IGT ),都是將來發生糖尿病及心臟病的危險因子,所以專家群有點未雨綢繆,但是2010年又撤回,似乎反省到反應過度,使用了糖尿病這字,今年改為『將來有較高風險得糖尿病』(increased risk for future diabetes)。......(閱讀)
|
 |
寒冬的溫泉是美夢也是夢靨 / 洪建德 特約主任醫師
一般日本人稱旅館內的溫泉為「內湯」,在公共澡堂為「外湯」,一般「內湯」屬於私人的或旅館所有,每天必定有人清洗,使用者也不會很多,比較沒有衛生問題,近年來幾乎所有旅館都有露天溫泉,來享受風光山水,令人不會有窒息的感覺,尤其下雪的時候,別具有一番風味。但像城崎溫泉就是一個「外湯」很豐富的地方,外湯便宜,客人很多,日本人通常有沐浴再入內池的衛生習慣,但還是會有一些人就直接入池,以致於水池中相當混濁,且池地會打滑,所以泡外湯問題多。......(閱讀)
|
 |
糖尿病在全球正大肆擴張 / 洪建德 特約主任醫師
(1)空腹血糖偏高(IFG): 空腹血漿糖濃度(Fasting Plasma Glucose,FPG)100-125mg/dl之非糖尿病個人定義為空腹血糖偏高。空腹血糖偏高(IFG)是2003年美國糖尿病學會專家委員會修正及增加的名目。......(閱讀)
|
 |
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之外的眼症 / 王司宏 主任醫師
糖尿病是造成成年人失明的主因,糖尿病除了造成視網膜的血管病變,會導致玻璃體出血、牽引性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,也容易產生白內障及青光眼,血糖的控制不良會導致屈光狀態的急遽改變,而動眼神經麻痺更可能是糖尿病最早的臨床表現。......(閱讀)
|
 |
早期防治,心臟衰竭少發生 / 張世明 特約主治醫師
當日常活動時感覺喘或疲倦,或者下肢出現水腫的現象,要小心心臟可能出問題,有心臟衰竭的情形。要趕快就醫,讓醫師加以診治,以免病情惡化。......(閱讀)
|
 |
黃燈區的候選人 / 洪建德 特約主任醫師
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”前糖尿病( prediabetes)”觀念,凡是血糖介於正常與糖尿病之間,又分別為空腹血糖偏高(IFG),及葡萄糖耐受性不良( IGT ),空腹血糖偏高(IFG)和葡萄糖耐受性不良( IGT ),都是將來發生糖尿病及心臟病的危險因子......(閱讀)
|
 |
預防白內障 / 王司宏 主任醫師
目前為止,並沒有方法可以阻止「老年性白內障」的產生及進展。造成「老年性白內障」的原因很多,主要與年紀老化,水晶體的結構及功能退化有關。除非有方法可以阻止老化,否則「老年性白內障」是無法預防的。平日多注意眼睛的健康及視力的狀況,定期眼科檢查來評估白內障進展的程度,以決定治療的方針是最好的保養之道。......(閱讀)
|
-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