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病在身 小心海洋弧菌
海鮮美味且營養價值豐富,是大餐宴席中不可缺少的要角。走過艱苦的防疫,當大家開始聚會享用美食時,有些族群還是要小心。
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指出,海洋弧菌(又名創傷弧菌)是存在於鹽水中的細菌,一般感染海洋弧菌途徑有:(1)食用到被海洋弧菌汙染的食物;(2)身上傷口接觸到遭海洋弧菌汙染的海水、被海洋生物刺傷等。
康本初提到,一般免疫力正常者在感染到海洋弧菌,大部分都只是輕微的腹瀉、腸胃炎、嘔吐或局部傷口感染,但有慢性肝病者,如肝硬化、慢性B型肝炎、C型肝炎、脂肪肝炎等,或是免疫力較差、長期使用類固醇、有糖尿病者,屬於高風險族群,倘感染海洋弧菌則有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肝硬化、肝功能異常、免疫力低下者,生食海鮮要當心!康本初解釋,當有肝硬化、肝功能異常或免疫力低下時,肝臟無法正常發揮作用,會影響體內的代謝、免疫等功能,一旦吃到被海洋弧菌汙染的食物,或是傷口接觸到帶有病菌的海水、魚蝦,海洋弧菌就可能直接進入血液中,造成全身性的影響。一開始可能是發燒、傷口處腫痛,皮膚出現水泡,嚴重時有蜂窩性組織炎、肌肉組織壞死,甚至敗血性休克而有致命的危險。
最後康本初提醒,肝病在身者,盡量避免生食海鮮,在下廚及剝殼時,都要小心皮膚被魚鱗、魚鰭、蝦殼、蟹殼刺傷,倘手有傷口,連食材浸泡的水、流出的汁液都要避開,謹慎一點可以戴上手套,以免海洋弧菌趁虛而入。對於慢性肝病也應定期追蹤治療,平時應避免熬夜,維持生活作息正常,均衡飲食,讓肝臟儘量維持正常功能,才能降低海洋弧菌的威脅。
【發稿人】書田診所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 康本初
【發稿日】112年02月21日(星期二)
【撰稿單位】公關組